提交询价信息 |
发布紧急求购 |
价格:电议
所在地:山东 青岛市
型号:
更新时间:2022-05-16
浏览次数:1667
公司地址:青岛市李沧区北崂路1022号中艺1688创意产业园 D2栋207
刘颖慧(女士)
MC-AM粉尘浓度检测仪
产品负责人:于淼 : :0 :lb 青岛明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打环境监测和治理的仪表仪器,主要用于水质检测、烟气烟尘检测、大气粉尘检测等领域,我们致力于使地球变得更绿,您在环保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青岛明成竭诚为您服务。
可同时测量PM10与PM2.5MC-AM粉尘浓度检测仪 本产品为光散射法直读式粉尘浓度测量仪器,为I代产品的升级版,本产品所选用的测量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及能够连续监测等优点,产品的关键部件均选用进口优质器件,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特别适宜于无外电源场合的粉尘浓度测量。 与同类产品相比,本产品具有以下显著: 1:可同时测量PM10与PM2.5 本设备采用的多通道电子切割技术,可同时测得某一时间段的PM10与PM2.5的粒子数及质量浓度,测量数据准确可靠,真实有效,方便用户的对比与分析; 2:带有曲线显示功能,可实现历史数据的回放 粉尘仪采用的是点阵式LCD液晶带背光显示器,中文操作界面,具有边测量边画数据曲线功能,用户可通过曲线直接观测到粉尘浓度的变化趋势,亦可以按照曲线的方式查询历史记录,曲线显示比例自动调整,亦可以手动放大与缩小,曲线显示带有移动标尺,可以查询到曲线中每一个点位的数据; 3:具有实时时钟,测量数据可自动统计分析 粉尘仪带有内置实时时钟,可查询到每一条测量数据的真实时间戳,仪器可自动统计出测量期间的平均浓度与zui大浓度,并能查询到峰值zui大浓度的出现时间; 4:大容量的数据存储 采用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芯片,存储区域多达100个,每个区域可分别存储1000条测量记录,总容量达到10万条的测量记录,存储数据可保存至少十年,断电不丢失,满足用户的需求;数据存储采用自动数据跨区域存储技术,当某一区域的存储空间已满好,数据自动转存至下一区域,直至后区域,如果按照5分钟测量一个数据的话,则单次连续测量的总时间可达一年。 5:灵活的测量时间设置方式 本产品可预置10组工作程式,每组程式的间歇测量/停止时间在0~99分钟内用户均可自由设置。比如用户可以设置成每一分钟一个数据的连续测量模式(测1分钟停0分钟),亦可设置成每间隔10分钟测量2分钟的间歇工作模式(测2分钟停8分钟),设置完的程式自动保存在设备中,在下次工作的时候直接调用相关程式即可; 6:多种测量数据的导出方式,具有扩展通讯方式功能 粉尘仪随机带有微型打印机,可以通过主机直接给打印机供电,现场打印出测量的数据。粉尘仪具有与电脑联机的功能,可以通过随机配送的数据线,将测量数据传输到电脑,制成表格或者导出数据变化曲线,方便用户的统计与分析。 本仪器可扩展信号输出方式,通过选配不同的功能模块实现电压、电流模拟信号或者RS485信号的连续输出,实现在线连续监测功能,并可组建多点位的连续监测网络,可通过选配不同的通讯模块实现短信、GPRS、ADSL等有线、无线数据传输。 7:交直流两用,内置电池供电; 粉尘仪内置的电池选用进口优质锂电池电芯,容量大、寿命长,仪器通过内置电池供电可连续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 · 本公司具有、完善的产品研发能力,可根据用户需求实现产品的定制或功能的升级。 新大气法出台 检测设备迎来新一轮高峰新大气法明确提出: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建立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污染源监测等相关信息共享机制,利用监测、模拟以及卫星、航测、遥感等新技术分析重点区域内大气污染来源及其变化趋势,并向社会公开。 环境监测事权的收回,天地一体监测网络的建设,国控区域监测的建设……围绕以大气监测为代表的环境监测大大小小的举措,都很好地说明,我国监测设备领域地位的稳步提升。 重点扶持政策不断出台并加大力度,环境监测与信息化、大数据、互联网+等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为“十二五”末期和“十三五”初期带来的环境监测及治理市场空间其值得关注。掌握较高技术水平及拥有较多订单支撑的企业将率先受益,站上风口。相关环境监测上市企业如雪迪龙、先河环保、天瑞仪器、启源装备和聚光科技等,都将在政策利好释放和市场蓝海扩容中迎来发展的春天。 今年以来,高层已经积开展多项环境监测建设工作。 目前,我国已制定各类环境标准410项,覆盖了大气、水质、土壤、噪声、辐射、固体废物、农药等领域。已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质量周报、日报、预报监测;污染源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污染源解析监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效果监测等等。需监测的污染因子达百余种。 环境监测及监测仪器发展趋势: 1、以目前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为主,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为主的监测方向发展; 2、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 3、由较窄领域监测向领域监测的方向发展; 4、由单纯的地面环境监测向与遥感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6、环境监测仪器向物理、化学、生物、电子、光学等技术综合应用的高技术领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