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询价信息 |
发布紧急求购 |
价格:电议
所在地:广东 东莞市
型号:BE-6045
更新时间:2016-02-27
浏览次数:1361
公司地址:
庄培林(先生)
发展历史
2005年公司注册成立,引进台湾技术研发生产环境可靠性测试设备
2006年引进台湾技术,研发生产包装检测设备、拉力试验机等试验设备
2007年与北京标准化研究所合作,共同研发锂电池安全检测设备;
2008年在香港成立贝尔实业(香港)有限公司,主推国外市场;
2009年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共3项
2010年通过ISO9001:2008认证
获市民营科技企业称号
研发新标准钟新产品电池挤压盾刺综合试验机并申报发明专利一项
获实用新型专利达8项
获CCTV央视网主办评选的“2010年中国仪器仪表优秀品牌企业20强"称号
2011年获“中国著名品牌"称号
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共5项
获省民营科技企业称号
2012年研发新产品电池洗涤试验机并申报发明专利
2013年电池挤压针刺试验机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电池冲击试验机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电池内短路综合试验台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温控型电池挤压机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2014年成为“广东省动力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会员
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宗旨与导向 Mission and Direction:
贝尔一贯以“科技保证质量,服务完善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第一,销售第二;以诚相待,共享双赢"为导向,具备完善的4S体系,销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环环相扣。贝尔以其广泛深厚的国际关系、强大的营销和售后服务力量、雄厚的技术实力,为您提供理想的研究、生产技术环境,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半导体、医药、化工、化妆品、涂料、石油、食品等行业及高校、检验检疫局、商检、药检、军科院、中科院等科研机构。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贝尔能够为您提供IT、半导体、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产品检测及品质管理的整体实验室解决方案和专业化服务。
4.18.总功率: 1.5KW
标准号
|
SJ/T 11170-1998 家用及商用电池安全标准
|
一、机械试验:
要求:1.电池放在两平板间进行挤压。挤压力要通过具有直径32mm(1.25英寸)
活塞的液力压头施压。挤压要一直持续到液力压头上的压力读数达到
17.2MPa(2500磅/英寸2),产生的作用力为13KN(3000磅)。一旦达到
zui大压力即可卸压。
2.圆柱形或棱形电池要使其纵轴平行于挤压装置平面承受挤压。棱形电池
还要绕其纵轴旋转90°,以便使其宽侧面和窄侧面都能承受挤压力。
每个样品电池要在一个方向上承受挤压力。每次试验都要使用不同的样
品。
3.硬币式或纽扣式电池要使电池表面平行于挤压装置的平面承受挤压。
结果:样品不应爆炸或着火。
二、电池外壳试验:
要求:三个样品应承受1112N(250磅力)挤压1min,力施加在930cm2(1英寸2)
的平面上,该平面以任何方向与样品主轴成直角。外壳要在两块
12.7mm(1/2英寸)或更厚的平行的枫木板平面之间进行挤压试验,挤压
力要逐渐增加。
结果:样品不应爆炸或着火。
|
标准号
|
SJ/T 11169-1998锂电池标准 UL 1642:1995
|
要求:1.电池放在两平板间进行挤压。挤压力要通过台钳或通过具有直径
32mm(1.25英寸)活塞的液力压头施压。挤压要一直持续到液力压头上 的压力读数达到17.2MPa(2500磅/英寸2),产生的作用力为13KN(3000
磅)。一旦达到zui大压力即可卸压。
2.圆柱形或棱形电池要使其纵轴平行于挤压装置平面承受挤压。棱形电池
还要绕其纵轴旋转90°放置,以便使其宽侧面和窄侧面都能承受挤压
力。每个样品电池要在一个方向上承受挤压力。每次试验都要使用不同
的样品。
3.硬币式或纽扣式电池,要使电池表面平行于挤压装置的平面承受挤压。
结果:样品不应爆炸或着火。
|
|
标准号
|
UL 1642
|
要求:1.将电池在两个给定平面内受到挤压,挤压力来源于一个带着1.25英寸
(25mm)直径活塞的液压机;给平面连续使用3000磅(13kN)的压力施
压,直到压强为2500帕斯卡(17.2Mpa)大小为止,然后,立即释放。
2.方形或圆形电池测试面都将使用长轴平行面进行测试。且方形电池与长
轴的平行面,宽面和窄面均要求测试,每只电池只允许测试一个面;单
独的样品用来进行每一项测试。
3.硬币形或钮扣式电池的测试面为两个表平面,当然,注意电池正负不
要短路。
结果:测试终要求电池不能爆炸或着火。
|
|
标准号
|
UL 2054
|
要求:电池两个平的表面之间进行压缩,压缩力通过一个直径为32mm的液压
活塞施加,压缩持续进行直至压力达到17.2Mpa,施加的压力为13KN,当
达到zui大压力后卸压。
结果:样品应不起火、不爆炸,另外样品不漏液
|
|
标准号
|
YD 1268-2003《移动通信手持机锉电池及充电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一、耐挤压性能试验:
要求:1.完全充电的电池芯置于两平板间施加挤压力为13KN±1KN。一旦达到
zui大压力或压力突然下降1/3,即可卸压。
2.对圆柱形或方形电池芯进行挤压试验时,要电池芯的纵轴与挤压设备扁
平表面保持平行。方形电池芯要沿其纵轴旋转90°,以便使其宽边和
窄边都能承受挤压的作用。外壳为铝塑复合膜的锂电池芯只做宽面的挤
压试验。
结果:电池芯不应爆炸或着火。
|
|
标准号
|
GB/T 8897.4-2002《原电池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
|
一、机械试验:
要求:1.被试电池在两个平面之间被挤压,通过台钳或活塞直径为32mm液压臂
施加约13KN的挤压力,挤压持续至液压装置上压力表读数到达17Mpa,
一旦达到zui大压力,就解除挤压。
2.对圆柱形电池,挤压时电池的长轴应与挤压装置的挤压平面平行;对棱
柱形电池,压力应施加于垂直于它的长轴的两个轴向中的一个,然后再
挤压另一轴向;对扣式电池,挤压其平面。
3.每个被试电池只挤压一次。
结果:无爆炸,无着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