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览网 行情 行业专用仪器

趋化因子医学

发布日期:2012-12-10 浏览次数 :902


趋化因子由组织细胞和微生物产生的趋化剂(chemoattractants)对白细胞的趋化作用(chemotaxis)是炎症发生过程中重要的起始步骤,也是机体防御和清除入侵病原体等异物先天性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1986年以前,“经典”的(classical)白细胞趋化物质主要有补体片段C5a、白三烯B4(leukotrinin B4,LTB4)、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和fMLP(N-formylmethionyl-leucyl-phenyl-alanine,N-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这些趋化物质的受体同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一)趋化因子的种类

  1.趋化因子的命名 1986年以来,陆续发一现了一类主要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具有趋化白细胞作用的细胞因子(chemoattractant cytokines或chemotactic cytokines)。在1992年第3届趋化因子研讨会上,大多数学者建议把chemoattractant(chemotactic)cytokine简称为chemokines,本书暂译名为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又称可诱导的小分子蛋白(small-inducible protein,SIP)、间分泌(intercrine)、细胞因子PE-4超家族(PF-4superfamily of common an-cestral cytokines)或PF-4样细胞因子(PF-4 like cytokine)等。

  2.趋化因子亚族及其成员 通过基因克隆和cDNA、氨基酸序列分析,人的趋化因子超家族目前至少发现有19个成员,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1)来自同一个祖先基因(com-mon ancestral gene)。(2)成熟分子为分子量8~10kDa的小分子多肽。(3)可诱导性(inducible)。(4)不同成员在氨基酸水平上有21%~90%的同源性,其中不同亚族成员间同源性,其中不同亚族成员间同源性为21%~31%,同一亚族不同成员间同源性为25%~90%。所有趋化因子均含有4个Cys的保守基序(motif),组成特征性的两个二硫键。一个Cys前的N端肽段较短,约4~12氨基酸,第4个Cys后C端肽段较长,为18~24氨基酸。(5)其相应的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这类受体有7个跨膜区(seven predicated transmembrane domains,STR),在胞浆内与三个亚单位所组成的G-蛋白(heterotrimeric G protein)相偶联。

 趋化因子根据多肽键一级结构中第1、2两上Cys排列的方式,可将趋化因子超家族分为两个亚族(subfamily):(1)C-X-C亚族(或α亚族),除NAP-4以外,这个亚族其余成员分子中N端两个Cys之间被另一个氨基酸残基所分隔;(2)C-C亚族(或β亚族),第1、2两个Cys是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