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互联网+”经济形态的发展,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电子产业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需要牢牢把握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机遇。
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绵阳市人民政府、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绵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承办、信息化周报执行的电子信息发展论坛于日前在绵阳市举行。
作为第三届绵阳科博会分论坛之一,电子信息发展论坛以“实践创新驱动战略,探索军民融合路径;拥抱‘互联网+’,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为主题,政府主管领导、业内学者以及,借此契机,齐聚一堂,共同讨论在“互联网+”发展新形势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推动经济转型、保障信息安全过程中的新战略、新思路和新举措,以便更好发挥信息技术产业的引擎作用,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
会上,绵阳市委常委李亚莲指出,绵阳是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是知名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具备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良好基础条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绵阳正积贯彻“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战略方针,不断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信息产业新业态。本次论坛的召开必将促进绵阳市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两新产业”的长足发展。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罗治平在讲话中强调,在“互联网+”经济形态兴起并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抢抓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做强做优电子信息产业,完善产业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将创新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构建绵阳特色经济结构和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选择,争取把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为绵阳经济提质增效的新支柱,科技城建设的新引擎,城市转型发展的新亮点。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指出,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与《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等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基础研发能力较弱,原始创新不足;二是核心技术长期处于跟随状态,实时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薄弱,国产研发设计工具、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相对缺失;三是信息安全问题,不仅是传统的信息安全受制于人,未来的工业互联网、包括工业控制系统等也将会面临新的挑战。这些问题不解决,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就无法落到实处。
会上,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杨海成表示,工业互联网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我们应认识互联网 给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乘势而上,弯道超车,实现跨越,践行制造2025。通过机器人、数字制造、3D打印等技术的重大突破,不断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这将为制造业孕育制造技术体系、制造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的巨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