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览网 行情 通用分析仪器

电力企业需向非洲延伸

发布日期:2015-10-30 浏览次数 :1102

【导读】近日,由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电力合作课题组和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筹备工作组撰写的《2015电力合作战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为能源电力企业加强合作指明了战略方向。同时随着“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我国的能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困局,实施积的“走出去”战略,并在竞争激烈的平台站稳脚跟?社会科学院西亚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贺文萍这样回答。




  先要抱团出海,这是很好的,它有集群。一般来讲,有的企业是供装备的,有的是做项目的,之后可能还有提供服务的,它们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相互关联的关系。而抱团出海其实可以理解为是上游和下游的关系,它们相互间自身给自身提供服务,有利于将一个整体性的价值链上中下端形成完整产业链,在每个产业链中又能带动自己辐射出去的产业链,这样一来就能形成一种集团效应,这种合作模式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
  现在和非洲建设了很多经贸合作区,经贸合作区就是先在非洲划一块地,在合作区成立一个管委会,管委会可以出面去办理所有相关的手续。如此一来,可以为企业减少很多后顾之忧,企业可以减少一些投入精力,而企业自身就可以去集中精力和时间去做自己擅长的主打业务。
  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先是环保方面。很多非政府组织都是非常关注环保的,而且这些环保组织都是有背景的,传统发电模式在环保方面处理不好就会遭到环保组织的“围追堵截”。例如,以前在苏丹建设的麦洛维大坝,这些关注环保的非政府组织,一直在发布各种的报告,就说大坝怎么不好,大坝建设产生了人员迁徙问题,没有给当地人带来工作等问题。
  其次是传统方式遭到挑战。随着技术和研发手段的进步,出现了很多新兴产业,像风能、电能、太阳能的出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资金和技术含量要求都比较大。有时候对接到非洲这样一个技术水平比较低,资金欠缺,人才也不是很充沛的,技术和资金链不能有效衔接,再加上政府也拿不出那么多钱,这就会造成资金链条的脱节。
  再次是项目会受到当地政策的影响。非洲的社会环境是比较复杂的,要想在当地进行工程建设,就需要得到当地中央政府的同意,但是地方的酋长,在执行中央政府政令时往往很难贯彻通行,这里边主要会涉及到土地的征用和资金的有效支持。很多工程是带资承包的,工程的建设周期长,产生收益可能非常慢,这就导致地方政府在贯彻上级政府的政令时相对的不积。当然,这里面还有当地政府办事效率不高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有时候,之前一切讲得好好的,可等到设备和人员过去了,又会出现“手续不齐全”的说辞,从而造成无法按期施工的情况。另外,一些腐败行为的存在,也会令工期实施的过程延长。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原政府都换人了,新政府和原政府的资金支持会产生严重脱节。
  过去十年,非洲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预示着下一个十年其变化会更大,我们坚信,能源电力企业在非洲的前景将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