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览网 行情 通用分析仪器

甩能源市场负能量 需各国通力合作

发布日期:2015-06-05 浏览次数 :548

【导读】能源的不安感充斥在各国能源市场。能源出口国担心市场下跌,进口国忧心货源不稳定,能源输送国担心贸易不稳造成输送市场下滑。众所周知,利益之间难协调。为促进能源市场的合理运行,保持能源市场稳定,各国需先找到问题关键点,然后采取积协商、提高科学技术研发力度、完善法规等措施以解决问题。



 

 

 

 

造成能源不安全感的因素有很多,表现形式各异,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四大类

 

一类与能源的生产、运输和消费有关。鉴于它们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故可称之为物质型能源不安全。具体来说,可表现为能源产出的稳定性、能源运输的便捷性与通畅性,以及能源消费的可获得性等受到威胁。能源储量耗减或增添,技术进步和替代能源开发步伐停滞或加快,经济衰退或繁荣导致的需求减少或增加,地缘政治经济冲突或动荡的加剧或缓和等,均会提升或降低物质形态能源不安全水平,并终将影响到各国的福利。

第二类与供求买卖的确定性和交易成本有关。鉴于它们与间协定和企业间契约有关,故可称其为制度型能源不安全。至少从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来看:石油禁运、限制石油出口,石油输出国结成利益集团以期操控价格、政府或大多有政府背景的能源企业撕毁供货或支付协议……能源领域内契约的签订与执行难度大,势必耗费更多交易成本以应对机会主义行为。和建立起众多规范的贸易投资与货币金融领域相比,能源领域的治理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类与以动荡为常态的金融市场有关。当今的能源尤其是石油交易,一半左右都是在期货市场上实现的,而大多数期货市场上的玩家,既非能源的生产者亦非消费者。在这些人眼中,做石油期货买卖和做其他金融产品买卖毫无二致。期货市场杠杆率非常高,投机性甚强,对美国货币金融政策与资本流动敏感依赖,同时受地缘政治影响大。一有风吹草动,便可能引起价格大幅度波动,甚至会波及能源供求等基本面。

第四类与人的认知行为有关。多国关注的焦点在于受制于间关系的能源安全。间关系错综复杂,其主要原因在于各博弈者都以利益或企业利益zui大化为目标,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会使其目标相互抵触;即使存在双赢或多赢的共同利益,各行为体由于受益程度不同通常也难以形成有效的集体行动。竞争或零和博弈主导了思维,认知型能源不安全就会显现。

  解决措施、应对方案

 

找到了威胁能源安全的渊薮,也就找到了寻求能源安全的思路与途径。为了减少能源不安全感,充足的投资特别是对相关技术的投入必不可少,多元运输通道与运输工具的需求必须满足,地缘政治稳定理应尽力争取,签订的契约一定要得到遵守,把能源供求及价格作为奖惩武器加以使用需慎之又慎,能源市场上的垄断行为不能容忍,与能源相关的金融产品市场务必受到严格监管,主要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将对能源市场的影响考虑在内,间的信任尤其需要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