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上,湄公河流域是推动地区一体化的重点。除泰国外的湄公河流域四国在东盟成员中经济较为落后,需要更多照顾和帮助。四国要到2015年才会实施-东盟自贸区协议中的进口商品零关税规定。但同时,四国与经济合作前景为广阔。它们资源丰富、市场广大、劳动力价格较低,与经济互补性很强,是企业投资、实现产业转移和推动结构升级的理想地点。由于国土接壤,四国也是与东盟互联互通,尤其是交通联通的起点和重点。
政治上,湄公河流域是睦邻友好关系的典型。与湄公河五国建交较早、关系较好。中泰关系稳定,越来越体现出“一家亲”的特点;中缅长期保持“胞波”友谊,60年前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两国对的共同贡献;中柬两国相互扶持、历经风雨,保持密切的沟通协调;老、越两国与制度类同、理念相近,维持了相互友好关系,尽管中越之间存在南海岛礁主权争议,但双方能够较好地管控分歧,并未影响大局。
安全上,湄公河流域是地缘战略的关键。湄公河流域与山水相连,边境线漫长,直接影响西南的地缘安全形势。而且,湄公河五国所在的中南半岛地处海陆要冲,是联系与印度洋和非洲、中东乃至欧洲的必经之路。与上述地区的大部分货物贸易均要经过沿中南半岛海岸的海路完成运输,尤其是近80%的进口石油依赖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近开通的中缅油气管道为进口能源输送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也让中南半岛在能源安全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湄公河流域合作具示范作用
正因为湄公河流域在周边外交中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各项具体措施如果能够较快地顺利落实,湄公河流域合作将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推动周边外交中多项重大倡议的进展。
先,中泰铁路合作将推动-东盟互联互通和互联互通。中泰铁路合作将建成中南半岛条现代化标准轨道铁路,这打破了中南半岛铁路在轨距上与脱轨的状况,使其与及其他铁路网的连接成为可能,必将有力推动中南半岛泛亚铁路网建设。更重要的是,中泰铁路合作的顺利进展,可以消除一些在互联互通上的顾虑心理,这将对-东盟互联互通乃至互联互通有很大助益。
其次,创新产业合作有利于加速-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实现。湄公河流域一直被视为东盟经济合作中的“短板”。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兴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创新产业合作措施可以zui大限度地发挥与湄公河流域的经济互补和这些的区位,克服现有-东盟自贸区中存在的产业对接不力、自贸区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大力推进自贸区升级版的早日实现。
再次,金融合作将推进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湄公河流域对基础设施有巨大需求,对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反响非常积,五国均在一时间内签约支持该行的成立。作为与周边互联互通建设的重点,湄公河流域将更早、更多地利用该行的融资渠道,在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机制建设的探索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湄公河流域合作上提出了更多的具体倡议,体现出更大的合作诚意和“亲、诚、惠、容”理念,将努力付诸实践,使之成为周边外交中的亮点与典范。(作者是问题研究院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