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览网 行情 行业专用仪器

C4结合蛋白

发布日期:2012-12-25 浏览次数 :989

 C4结合蛋白(C4bp)是一种含量丰富的可溶性血清糖蛋白,分子量为550kDa,1977年由Ferreira等所报道。其分子结构模式现多以Dahlback等(1983)描述的“蜘蛛样”(spiderlike)结构来分析其结构及功能。C4bp由8个亚单位组成,电镜下观察形似蜘蛛,其中有7条分子量相同(均为70kDa)的长链(α链),由54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链间以二硫键相连结,并共同氨基酸残基组成,链间以二硫键相连结,并共同连结于一中心体。α链含有8个SCR,其N端是其头部,为与C4b相结合的部位,可能位于第332-395位氨基本酸残基。第8条链(β链)较短(45kDa)由23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有4个SCR为与蛋白S(PS)相结合的部位(图5-14)。C4bp以两种方式抑制补体的活化。一种方式是,通过其与C2竞争C4b,而从c 4b2a中取代C2a,并通过其与C4b的结合而阴止剩余的C2同C4b结合,由此抑制C3转化酶的形成。C4bp与C4b的结合能力与细胞表面C4b分子的数成正比,且较C2同C4b的结合能力高27倍。第二种方式是,C4bp作为I因子的一种辅助因子,促进I因子对C4b的裂解。有C4bp存在时,I因子可将C4b的a`链完全裂解;无C4pb时,I因子的裂解作用不完全。其与I因子结合的活性部位位于第177-322位氨基酸残基区域。PS与C4pb的第8条链(β链)结合,不影响C4bp同C4b的结合,但可延长C4bp的半衷期,从而强化C4bp的抑制作用。
 C4结合蛋白(C4bp) C9是形成膜攻击复合体(MAC)的后个分子,为一单链糖蛋白,分子量79kDa。经对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C9为一两性分子。C端37kDa由疏水性氨基酸组成称C9b,N端34kDa由亲水性氨基酸组成称C9a因此C9以其羧基端部分嵌入细胞膜的脂质双层中。而N端则为与c 5b-8相结合的结构域。C9具有自发聚合的作用,但聚合很慢,在37℃下需3天才能完成,而在C >5b-8的催化下,10分钟内即可完成。由12-16个C9分子聚合形成的多聚体C9,可形成内径10nm、壁厚2nm的中空穿膜孔道嵌入膜内(图5-11)。孔道的内面由许多亲水性氨基酸残基和碳水化物组成,而与双层脂接触的管壁外面则是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由于细胞内容物的外漏,终可导致细胞溶解破坏。C9分子的多肽链与C8α和C8β结构上相类似,也含有TSP-1、LDL受体前体结构功能域及与穿孔蛋白同源的结构功能域。由于C9和穿孔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均非常相似,推测二者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基因。编码入C9的基因定位于第5号染色体上,末发现C9有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