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给览网 >资讯 > 专题报道 > “智能装备预测性维护”项目工作组会议召开

“智能装备预测性维护”项目工作组会议召开

时间:2018-05-14 点击数:5809

【仪器交易网 专题报道】为进一步推进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执行以及预测性维护系列标准起草工作,2018年4月18-19日,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仪综所)在辽宁沈阳主持召开了智能制造专项“智能装备预测性维护”项目及标准工作组会议。


会上,王春喜副总工对参会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2017年智能制造专项《智能装备预测性维护标准研制和验证平台建设》的背景情况。王成城工程师介绍了预测性维护标准体系与标准化动态,提出本次会议讨论标准的技术框架。随后,工作组依次对《智能装备预测性维护 第1部分:通用要求》、《智能装备预测性维护 第2部分:状态监测方法》、《智能装备预测性维护 第3部分:预测性维护方法》三项标准的标准框架、主要技术内容及标准条款的验证方案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梳理了各项标准之间的衔接关系。后,会议对下一步工作安排进行了布置,与会将根据会议确定的时间安排推进标准制定工作。会议期间还组织部分与会对项目应用验证单位新松机器人进行了实地考察,以推进标准应用验证方案的实施落地。

预测性维护是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关键创新点之一,通过连续的数据测量和分析、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寿命预测等技术,有助于实时判断机器的运行状态,优化机器的维护时机,做好对应的维护计划,减少维护成本。拥有预测的能力后,制造服务的整个过程都能变得更为主动、有针对性,并且有数据支撑。预测性维护技术将改变客户的设备维护、生产策略,同时对装备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模型的转变带来巨大影响。

智能装备,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重点推进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专用装备的发展。

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是“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的重要任务。实现由主要依靠规模增长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转变,调整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成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核心工作。

面向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重点推进智能仪表装备、智能装备等四大类产品,其中智能专用装备主要包括大型智能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智能印刷机械、自动化纺织机械、环保机械、煤炭机械、冶金机械等各类专用装备,实现各种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义化,带动整体智能装备水平的提升。


上一篇:煤化工行业规模化发展 开辟新兴领域

下一篇: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景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给览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给览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给览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