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给览网 » 公司 » 北京中恒日鑫科技有限公司
- 水质分析仪器
- PH检测仪
- COD检测仪
- BOD检测仪
- 电导率检测仪
- 浊度计
- 氨氮检测仪
- 总磷总氮
- 余氯总氯检测仪
- 多参数水质检测仪
- 其他便携式水质检测仪
- 试剂/缓冲液/标准液
- 奥立龙电极
- 溶解氧检测仪
- 在线式水质分析仪
- 电磁流量计/液位计
- 微生物过滤系统
- 日本DKK-TOA(东亚电波)
- 水质采样器
- 环保检测设备
- 噪声检测仪
- 粉尘检测仪
- 大气采样器
- 空气采样泵
- 热指数仪
- 流量校准器
- 电子皂膜流量计
- 温湿度计
- 照度计
- 风速仪
- 测烟望远镜
- 差压计
- 风量罩
- 尘埃粒子计数器
- 气象站
- 公共场所检测箱
- 微生物采样器
- 浮游菌采样器
- 气溶胶发生器
- 振动测量仪
- 微波漏能仪
- 定量采样机器人
- 实验室仪器设备
- 电子天平
- 普兰德移液器
- 测汞仪
- 粘度计
- 红外测油仪
- 分光光度计
- 重金属分析仪
- 过滤效率测试仪
- 视力仪器
- 烟气分析仪/汽车尾气分析仪
-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仪
- 甲醛检测仪
- 臭氧检测仪
- 测氡仪
- 空气质量检测仪
- 核辐射及安全防护仪器
- 电磁辐射检测仪
- 射线检测仪
- 个人剂量报警仪
- 场强仪
- 表面污染测量仪
- 高斯计
- 中子检测仪
- 活度计
- 无损检测仪器
- 涂层测厚仪
- 超声波测厚仪
- 红外测温仪
-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 裂纹测深仪
- 真空计
- 气体分析及检测仪
- 一氧化碳检测仪
- 氧气检测仪
- 氨气检测仪
- 二氧化硫检测仪
- 硫化氢检测仪
- 氯气检测仪
- 磷化氢检测仪
- 可燃气检测仪
-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
- 复合式气体检测仪
- voc气体检测仪
- 单一气体检测仪
- 固定式气体检测仪
-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
- 气体检测仪传感器
- 德尔格压缩空气质量检测仪
- 气体检测管
- 水文水利类仪器
- 流速流量测量仪
- 水位记录仪
- 水体温度记录仪
- 水体采样器
- 藻类叶绿素荧光测量仪
- 测深仪
- 声纳探测仪
- 电位计
- 土壤类检测仪器
- 便携式土壤表层水分仪
- 便携式土壤剖面水分速测仪
- 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速测仪
- 呼吸器适合性测试仪
- 口罩密合度检测仪
- 建筑物理实验室仪器
- 建筑热工产品
公司名称:北京中恒日鑫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汪先生
电话:010-64127897
手机:15101169516(微信同号)
传真:010-64127897
邮件:15101169516@163.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漷兴二街4号2幢1层022
打破固有藩篱 装备制造业发展需要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9-01-14浏览次数:759返回列表
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重点支柱产业。随着进一步加大对制造装备业的政策扶持和产业支持力度,装备制造业市场发展容量增速上升,发展形势良好。
“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传统制造业瞄准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准备,多地为此不遗余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把握,乘势而为,才能将其做强做优做大。
随着传统机械制造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一度陷入订单不足、销量下降的困境。装备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装备制造业加快实现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化的有力保障。
为了支持装备制造企业进行“互联网+”模式产业转型升级,黑龙江对于符合《黑龙江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导目录》且设备投资在2000万元(含)以上的“原字号”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购置新设备补助奖励。
山东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产业利润率仅6%,缺乏市场竞争力;高端产品占比不到30%;多数企业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这些逐渐成为制约全省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
近日,《山东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推进全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山东省将改造提升汽车、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石油化工装备、工程机械、农机装备、纺织轻工装备、电力装备、动力装备八大传统装备,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机器人、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装备、仪器设备、高性能医疗设备等十大新兴高端装备。
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市场表现十分不凡。1至11月,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增速再创今年新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铁路等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模具产量、炼化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加5倍、2.2倍。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
如今,我国经济趋向平稳增长态势,依托工业互联网发展高端装备和智能装备是实现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整体来看,各地装备制造业都不安现状,主动变革,为本地经济发展务实了强而有力的硬件支撑和技术支持。
在这个变幻多样的市场竞争下,任何创新和举措都会为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与此同时,抓住推进高质量发展,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机遇,加快国产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才是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