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给览网 » 公司 » 北京中恒日鑫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目录
- 水质分析仪器
- PH检测仪
- COD检测仪
- BOD检测仪
- 电导率检测仪
- 浊度计
- 氨氮检测仪
- 总磷总氮
- 余氯总氯检测仪
- 多参数水质检测仪
- 其他便携式水质检测仪
- 试剂/缓冲液/标准液
- 奥立龙电极
- 溶解氧检测仪
- 在线式水质分析仪
- 电磁流量计/液位计
- 微生物过滤系统
- 日本DKK-TOA(东亚电波)
- 水质采样器
- 环保检测设备
- 噪声检测仪
- 粉尘检测仪
- 大气采样器
- 空气采样泵
- 热指数仪
- 流量校准器
- 电子皂膜流量计
- 温湿度计
- 照度计
- 风速仪
- 测烟望远镜
- 差压计
- 风量罩
- 尘埃粒子计数器
- 气象站
- 公共场所检测箱
- 微生物采样器
- 浮游菌采样器
- 气溶胶发生器
- 振动测量仪
- 微波漏能仪
- 定量采样机器人
- 实验室仪器设备
- 电子天平
- 普兰德移液器
- 测汞仪
- 粘度计
- 红外测油仪
- 分光光度计
- 重金属分析仪
- 过滤效率测试仪
- 视力仪器
- 烟气分析仪/汽车尾气分析仪
-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仪
- 甲醛检测仪
- 臭氧检测仪
- 测氡仪
- 空气质量检测仪
- 核辐射及安全防护仪器
- 电磁辐射检测仪
- 射线检测仪
- 个人剂量报警仪
- 场强仪
- 表面污染测量仪
- 高斯计
- 中子检测仪
- 活度计
- 无损检测仪器
- 涂层测厚仪
- 超声波测厚仪
- 红外测温仪
-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 裂纹测深仪
- 真空计
- 气体分析及检测仪
- 一氧化碳检测仪
- 氧气检测仪
- 氨气检测仪
- 二氧化硫检测仪
- 硫化氢检测仪
- 氯气检测仪
- 磷化氢检测仪
- 可燃气检测仪
-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
- 复合式气体检测仪
- voc气体检测仪
- 单一气体检测仪
- 固定式气体检测仪
-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
- 气体检测仪传感器
- 德尔格压缩空气质量检测仪
- 气体检测管
- 水文水利类仪器
- 流速流量测量仪
- 水位记录仪
- 水体温度记录仪
- 水体采样器
- 藻类叶绿素荧光测量仪
- 测深仪
- 声纳探测仪
- 电位计
- 土壤类检测仪器
- 便携式土壤表层水分仪
- 便携式土壤剖面水分速测仪
- 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速测仪
- 呼吸器适合性测试仪
- 口罩密合度检测仪
- 建筑物理实验室仪器
- 建筑热工产品
产品搜索
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北京中恒日鑫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汪先生
电话:010-64127897
手机:15101169516(微信同号)
传真:010-64127897
邮件:15101169516@163.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漷兴二街4号2幢1层022
新闻中心
土壤治理重任在肩 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发布时间:2018-09-21浏览次数:754返回列表
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土壤问题关乎居民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土壤中的污染物很容易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人体,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长期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大大降低了土壤质量,如今,我国的土壤污染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土壤治理:政策强力支撑 过程困难重重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被惯称为“土十条”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此后,土壤治理工作开始在范围内大规模开展起来。2018年6月22日,土壤污染防治新标准下发实施,土壤环境质量管控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大大增加。据统计,自“土十条”下发以来,短短两年时间,有十多项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出台,例如《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等。
尽管对土壤修复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的土壤治理进程依然进展缓慢。不同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监测起来相对困难。此外,我国幅员辽阔、土地众多,各地土壤基质不同,污染源复杂多样,治理情况存在明显差别,并且土壤污染的难可逆性又增加了修复工作的难度。土壤治理经验的缺失,相关技术设备的不足,都成为了制约土壤治理工作效果的有力因素。
土壤治理:问题层层突破 发展迎来光明
尽管土壤治理工作充满了挑战,但也不应一味沮丧,应当看到我国在土壤治理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进步。2016年5月28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发,根据要求,各地普遍开展了土壤污染详查工作,环保部门投入几十亿资金用以推进土壤污染情况详查方案。此外,各地纷纷设置土壤污染监测点,完善了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土壤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土壤信息化水平。按照计划,2018年底,土壤污染详查工作将完成,届时,土壤监测体系形成,将为我国土壤治理工作提供完善科学的依据。
2018年8月27日,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对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进行三审,提出了多项针对性规定。草案明确提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强化水土一体化防治,让防治工作科学;突出源头预防,强化夯实主要责任;用途变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应在此之前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新增的多项规定加灵活,具有针对性,明显提升了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2016年以来,在政策法规的大力支撑下,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随着2018年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的完成,以及《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其配套细则的出台实施,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