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给览网 » 公司 » 北京中恒日鑫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目录
- 水质分析仪器
- PH检测仪
- COD检测仪
- BOD检测仪
- 电导率检测仪
- 浊度计
- 氨氮检测仪
- 总磷总氮
- 余氯总氯检测仪
- 多参数水质检测仪
- 其他便携式水质检测仪
- 试剂/缓冲液/标准液
- 奥立龙电极
- 溶解氧检测仪
- 在线式水质分析仪
- 电磁流量计/液位计
- 微生物过滤系统
- 日本DKK-TOA(东亚电波)
- 水质采样器
- 环保检测设备
- 噪声检测仪
- 粉尘检测仪
- 大气采样器
- 空气采样泵
- 热指数仪
- 流量校准器
- 电子皂膜流量计
- 温湿度计
- 照度计
- 风速仪
- 测烟望远镜
- 差压计
- 风量罩
- 尘埃粒子计数器
- 气象站
- 公共场所检测箱
- 微生物采样器
- 浮游菌采样器
- 气溶胶发生器
- 振动测量仪
- 微波漏能仪
- 定量采样机器人
- 实验室仪器设备
- 电子天平
- 普兰德移液器
- 测汞仪
- 粘度计
- 红外测油仪
- 分光光度计
- 重金属分析仪
- 过滤效率测试仪
- 视力仪器
- 烟气分析仪/汽车尾气分析仪
-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仪
- 甲醛检测仪
- 臭氧检测仪
- 测氡仪
- 空气质量检测仪
- 核辐射及安全防护仪器
- 电磁辐射检测仪
- 射线检测仪
- 个人剂量报警仪
- 场强仪
- 表面污染测量仪
- 高斯计
- 中子检测仪
- 活度计
- 无损检测仪器
- 涂层测厚仪
- 超声波测厚仪
- 红外测温仪
-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 裂纹测深仪
- 真空计
- 气体分析及检测仪
- 一氧化碳检测仪
- 氧气检测仪
- 氨气检测仪
- 二氧化硫检测仪
- 硫化氢检测仪
- 氯气检测仪
- 磷化氢检测仪
- 可燃气检测仪
-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
- 复合式气体检测仪
- voc气体检测仪
- 单一气体检测仪
- 固定式气体检测仪
-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
- 气体检测仪传感器
- 德尔格压缩空气质量检测仪
- 气体检测管
- 水文水利类仪器
- 流速流量测量仪
- 水位记录仪
- 水体温度记录仪
- 水体采样器
- 藻类叶绿素荧光测量仪
- 测深仪
- 声纳探测仪
- 电位计
- 土壤类检测仪器
- 便携式土壤表层水分仪
- 便携式土壤剖面水分速测仪
- 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速测仪
- 呼吸器适合性测试仪
- 口罩密合度检测仪
- 建筑物理实验室仪器
- 建筑热工产品
产品搜索
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北京中恒日鑫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汪先生
电话:010-64127897
手机:15101169516(微信同号)
传真:010-64127897
邮件:15101169516@163.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漷兴二街4号2幢1层022
新闻中心
各地多发食源性疾病 检测仪器护你舌尖安全
发布时间:2018-09-18浏览次数:1233返回列表
学生营养餐出现发霉、变质,多名学生食用后腹痛就医;婚宴用餐采用查封食材,近百人闹出食物中毒;北大浙大等高校师生桂林开会就餐,感染沙门氏菌……近期,各地相继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我国市场监管总局特别发布消息,要求相关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迅速督办,积配合做好患者治疗工作;加快事件原因调查,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人们所说的“食物中毒”就是其中之一,此外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也能引起这类疾病。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通过进食行为而发病。因此,想要预防食源性疾病,就必须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采用食品检测仪器予以监管。
病从口入!四大食品危害因素需仪器检测
既然食源性疾病乃是“口入”,那么食品是否安全就有必要采用检测仪器予以鉴别了。它们不仅能够识别出那些明显变质的食品,还能揪出其中肉眼无法看见的有害微生物。目前,根据食品致病因子的不同,可以简要分为细菌性危害、病毒性危害、寄生虫危害和真菌性危害四类。
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病菌侵染所致的病害。普通人一提到食物中毒,可能一反应就是觉得里面有细菌。没错,致病细菌污染的确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会引起食物的腐败变质,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食源性疾病。对此,检验人员可以取出一部分食品作为样本,采用实验室中的培养基和显微镜对其菌落总数测定。菌落总数越多,说明食品质量越差,也就越容易造成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病毒比细菌的个头小得多,一般的光学显微镜也很难看见,因此必须采用电子显微镜予以观测。虽然病毒对食品的污染并不像细菌那么普遍,但是一旦污染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前几年爆发多起诺如病毒感染事件,就是因为食品中含有此致病病毒。病毒一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由排泄物传染到食品中。携带病毒的食品加工者可导致食品的直接性污染,而污水则常导致食品的间接性污染。因此,为了保证不被感染病毒性食源性疾病,必须加强对水质的检测。
食源性寄生虫病也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畜禽、水产是许多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消费者食用了含有寄生虫的畜禽和水产品后,就可能感染寄生虫。目前主要可以采用病原学检测技术、借助显微镜进行寄生虫形态学观察,比如采用载玻片和显微镜的直接压片镜检法,采用日光灯或者紫外灯的灯检法,直接沉渣镜检法以及蛋白酶消化法。除了病原学检测技术,还可以使用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棉纤维卡片(FTA)、基因芯片(DNA chip)等方法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以及各种免疫学检测技术。
zui后,还有一类真菌性危害,主要包括真菌及其毒素、有毒蘑菇对食品造成的危害。比如黄曲du素、杂色曲霉素、赭曲霉素可以破坏食品的品质,产生一定的毒素。人类食用后容易导致肝损伤,甚至引发其他严重疾病。真菌性危害主要针对植物,日常食用的水果是重灾区。针对这一“看不见的威胁”,一般可以采用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液质联用法等技术进行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压液相色谱仪、荧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杆质谱仪等仪器设备也被应用于此。为了提升检测效率、降低设备成本,现在还可以使用免疫化学分析法进行快速分析检测,满足现场检测工作的需求。
全环节监测!对食源性疾病不可掉以轻心
归根结底,要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就必须对原料采购到产品加工到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测监督,控制每个环节中潜在的危害。先,zui重要的是对食品加工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检查,因为他们的带菌带毒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加强食材的检测、筛选和管理。大到酒店餐馆,小到个人家庭,都要重视对食材的选用。禁止购买和使用不合格的食材,例如上述食物中毒案件当中,就有一起是餐饮单位使用了被查封的食材引起的。zui后是加工环节必须到位,比如食品zui好彻底煮熟之后食用,存放时禁止将生食与熟食混放,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如今暑热天气将随着“出伏”而结束,气温将逐渐降低,步入秋冬季节。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夏季常发的“食源性疾病”将随之偃旗息鼓。相反,近期冷热交替、日均温差变化大,仍是食源性疾病的好发季节。未来,针对食品安全的头号大敌——食源性疾病,人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