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给览网 » 公司 » 北京中恒日鑫科技有限公司
- 水质分析仪器
- PH检测仪
- COD检测仪
- BOD检测仪
- 电导率检测仪
- 浊度计
- 氨氮检测仪
- 总磷总氮
- 余氯总氯检测仪
- 多参数水质检测仪
- 其他便携式水质检测仪
- 试剂/缓冲液/标准液
- 奥立龙电极
- 溶解氧检测仪
- 在线式水质分析仪
- 电磁流量计/液位计
- 微生物过滤系统
- 日本DKK-TOA(东亚电波)
- 水质采样器
- 环保检测设备
- 噪声检测仪
- 粉尘检测仪
- 大气采样器
- 空气采样泵
- 热指数仪
- 流量校准器
- 电子皂膜流量计
- 温湿度计
- 照度计
- 风速仪
- 测烟望远镜
- 差压计
- 风量罩
- 尘埃粒子计数器
- 气象站
- 公共场所检测箱
- 微生物采样器
- 浮游菌采样器
- 气溶胶发生器
- 振动测量仪
- 微波漏能仪
- 定量采样机器人
- 实验室仪器设备
- 电子天平
- 普兰德移液器
- 测汞仪
- 粘度计
- 红外测油仪
- 分光光度计
- 重金属分析仪
- 过滤效率测试仪
- 视力仪器
- 烟气分析仪/汽车尾气分析仪
-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仪
- 甲醛检测仪
- 臭氧检测仪
- 测氡仪
- 空气质量检测仪
- 核辐射及安全防护仪器
- 电磁辐射检测仪
- 射线检测仪
- 个人剂量报警仪
- 场强仪
- 表面污染测量仪
- 高斯计
- 中子检测仪
- 活度计
- 无损检测仪器
- 涂层测厚仪
- 超声波测厚仪
- 红外测温仪
-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 裂纹测深仪
- 真空计
- 气体分析及检测仪
- 一氧化碳检测仪
- 氧气检测仪
- 氨气检测仪
- 二氧化硫检测仪
- 硫化氢检测仪
- 氯气检测仪
- 磷化氢检测仪
- 可燃气检测仪
-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
- 复合式气体检测仪
- voc气体检测仪
- 单一气体检测仪
- 固定式气体检测仪
-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
- 气体检测仪传感器
- 德尔格压缩空气质量检测仪
- 气体检测管
- 水文水利类仪器
- 流速流量测量仪
- 水位记录仪
- 水体温度记录仪
- 水体采样器
- 藻类叶绿素荧光测量仪
- 测深仪
- 声纳探测仪
- 电位计
- 土壤类检测仪器
- 便携式土壤表层水分仪
- 便携式土壤剖面水分速测仪
- 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速测仪
- 呼吸器适合性测试仪
- 口罩密合度检测仪
- 建筑物理实验室仪器
- 建筑热工产品
公司名称:北京中恒日鑫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汪先生
电话:010-64127897
手机:15101169516(微信同号)
传真:010-64127897
邮件:15101169516@163.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漷兴二街4号2幢1层022
医疗产业蓄势待发 迎来新医疗时代
发布时间:2018-09-05浏览次数:834返回列表
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医学计划”,从此医疗逐渐成为医学领域发展的重点之一。医疗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医疗作为下一代诊疗技术,相比传统诊疗手段,具有性和便捷性。一方面通过基因测序可以找出癌症的突变基因,从而迅速确定对症药物,省去患者尝试各种治疗方法的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基因测序只需要患者的血液或是唾液,无需传统的病理切片,可以减少诊断过程中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可以预见,医疗技术的出现,将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诊疗体验和诊疗效果,发展潜力大。
当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融合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正逐渐成为生物材料和信息的zui好体现。2016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后,健康医疗大数据受到政府、医院、科研机构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就市场来看,目前行业并未成型,新的参与者不断涌入。然而,医疗行业技术的局限性导致新的治疗方法暂时难以大规模使用,基因库和大数据等基础设施尚待建设。综合来看,我国医疗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加速产业市场布局仍是当前的工作重点。
在医疗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医疗产业发展成为必然趋势。2016年3月,科技部召开次医学战略会议,提出了医疗计划。会议指出,到2030年前,我国将在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
工程院院士詹启敏表示,在制定“十三五”规划过程中,形成了7个共识,包括基因组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已经趋向成熟,蛋白质组学将会取得重大突破,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已经进入临床应用和产业化阶段,疫苗和抗体将成为生物医药重点突破的领域,生物治疗、个性化诊疗技术成为现代医学重要方向,医疗器械成为与药物齐头并进的产业,zui后是生物信息学向大数据的产出和广泛应用的两个方向发展。
其中,生物大数据分析是医疗发展的助推器,也是产业合作的重要领域。生物大数据内容涵盖各种组学、患者病史、生活环境、行为习惯等多维度生物学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多样化、价值高等特点。医疗产业发展依赖大规模人群基因数据、生物样本、生活信息等数据的积累,是对大规模的生物信息进行数据挖掘的有效工具,有助于对疾病的起源和发病机制的理解,推动预防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同时相对来说,医疗的推出也为医学大数据的应用开拓了新的前景。
此外,作为医疗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生物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读将成为了解疾病形成机理的重要手段,进而为下一阶段的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破解方法。
总而言之,目前医疗体系都在发生着本质性的变化,对于我国医疗行业发展而言,医疗健康大数据在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虽然医学确实可以为未来的疾病治疗带来新的机遇,对于疾病的病因,临床诊断及预后、治疗都发挥大的作用,但目前医学仍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大量收集临床资料,要实现诊断和治疗,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