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给览网 » 公司 » 北京中恒日鑫科技有限公司
- 水质分析仪器
- PH检测仪
- COD检测仪
- BOD检测仪
- 电导率检测仪
- 浊度计
- 氨氮检测仪
- 总磷总氮
- 余氯总氯检测仪
- 多参数水质检测仪
- 其他便携式水质检测仪
- 试剂/缓冲液/标准液
- 奥立龙电极
- 溶解氧检测仪
- 在线式水质分析仪
- 电磁流量计/液位计
- 微生物过滤系统
- 日本DKK-TOA(东亚电波)
- 水质采样器
- 环保检测设备
- 噪声检测仪
- 粉尘检测仪
- 大气采样器
- 空气采样泵
- 热指数仪
- 流量校准器
- 电子皂膜流量计
- 温湿度计
- 照度计
- 风速仪
- 测烟望远镜
- 差压计
- 风量罩
- 尘埃粒子计数器
- 气象站
- 公共场所检测箱
- 微生物采样器
- 浮游菌采样器
- 气溶胶发生器
- 振动测量仪
- 微波漏能仪
- 定量采样机器人
- 实验室仪器设备
- 电子天平
- 普兰德移液器
- 测汞仪
- 粘度计
- 红外测油仪
- 分光光度计
- 重金属分析仪
- 过滤效率测试仪
- 视力仪器
- 烟气分析仪/汽车尾气分析仪
-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仪
- 甲醛检测仪
- 臭氧检测仪
- 测氡仪
- 空气质量检测仪
- 核辐射及安全防护仪器
- 电磁辐射检测仪
- 射线检测仪
- 个人剂量报警仪
- 场强仪
- 表面污染测量仪
- 高斯计
- 中子检测仪
- 活度计
- 无损检测仪器
- 涂层测厚仪
- 超声波测厚仪
- 红外测温仪
-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 裂纹测深仪
- 真空计
- 气体分析及检测仪
- 一氧化碳检测仪
- 氧气检测仪
- 氨气检测仪
- 二氧化硫检测仪
- 硫化氢检测仪
- 氯气检测仪
- 磷化氢检测仪
- 可燃气检测仪
-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
- 复合式气体检测仪
- voc气体检测仪
- 单一气体检测仪
- 固定式气体检测仪
-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
- 气体检测仪传感器
- 德尔格压缩空气质量检测仪
- 气体检测管
- 水文水利类仪器
- 流速流量测量仪
- 水位记录仪
- 水体温度记录仪
- 水体采样器
- 藻类叶绿素荧光测量仪
- 测深仪
- 声纳探测仪
- 电位计
- 土壤类检测仪器
- 便携式土壤表层水分仪
- 便携式土壤剖面水分速测仪
- 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速测仪
- 呼吸器适合性测试仪
- 口罩密合度检测仪
- 建筑物理实验室仪器
- 建筑热工产品
公司名称:北京中恒日鑫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汪先生
电话:010-64127897
手机:15101169516(微信同号)
传真:010-64127897
邮件:15101169516@163.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漷兴二街4号2幢1层022
职业危险危害程度分级方法
发布时间:2016-03-01浏览次数:797返回列表
职业危险危害程度分级方法:
职业危险危害程度分级,即是将生产中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和承受职业危害程度,分等划级,以便明确重点,从而分清轻重缓急。它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一种方法,国外称之为A、B、C法按其性质与内容,可分为危险程度分级和危害程度分级两大类别。本条目重点谈危险程度分级。
危险程度分级按危险的性质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把危险分等划级,叫做危险分级。所谓危险,是一种现存的或潜在的状态,出现时能引起事故或不幸。危险是安全的对立面。危险等级划分是安全评价的一个基本内容,外就此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提出一些危险分级方法。
1.国外的危险分级方法
国外在危险分级的划分方法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类:①根据同系统或类似系统的以往事故经验教训,分类等级;②利用安全系数或安全阀值来评价危险性;③评价者根据过去的经验,按自己的见解,一系列数值尺度评价危险性。以下具体介绍国外几种危险分级方法:
(1)美国MIL - STD - 882B标准。
1963年美国空军制定了MIL - S - 38310标准。后来,此标准被美国国防部采用,作为正式的军用安全标准,并经多次修改,于1984年3月,后修改成“MIL-STD-882B系统安全程序要求”该标准把危险性按危险严重程度划分为4个级别,又根据危险发生的概率把危险分为6个等级,如表1和表2所示。
分 类
|
危 险
|
设备损坏
|
人 员 伤 害
|
Ⅳ级
Ⅲ级
Ⅱ级
Ⅰ级
|
安全的
临界的
危急的
灾难的
|
无
少量的
大量的
系统损失
|
无
无或有轻微可恢复性的伤害
暂时性重伤或轻残
残废或死亡
|
等 级
|
出现可能性
|
说 明
|
发 生 情 况
|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F级
|
经常
容易
偶然
很少
不易
不可能
|
事故几乎经常出现
在一个月中多次出现
在一个月中有时出现
可假定不会发生
出现的概率接近零
不可能出现
|
连续发生
经常发生
有时发生
可能发生
不易发生
不可能发生
|
(2)美国道化学公司的危险指数。
美国道化学公司于1964年颁布了危险指数法,它是根据化学工业的特点,以火灾、爆炸指数作为衡量化工厂危险的尺度。它把危险影响因素,诸如物质性质、工艺过程及设备情况等参数相关,然后求出火灾、爆炸指数。指数越大,其危险性越大。数字的来源,不是采用理论的方法计算出来的,而是综合考虑物质的闪点、燃点、爆炸限、安全性和使用条件等求得发生事故的危险性。
受美国道化学公司方法的影响,一些也提出类似的危险指数法,来评价化工厂的危险度。如美国ICI公司蒙德分部提出的蒙德方法,就是道化学公司方法的进一步扩充与完善;日本劳动省于1976年公布的“化工厂六阶段安全评价法”也是在美国道化学公司方法基础上的补充与发展。六阶段评价法的内容为:①资料准备和整理;②定性评价;③定量评价;④拟定安全措施;⑤由事故的情报资料进行再评价;⑥用事件树分析(ETA)、故障树(FTA)再评价。在上述六阶段中的第三阶段即定量阶段,采用的就是一种危险指数评价方法,它主要考虑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等五个方面,依此求出危险指数,并按指数大小将危险分类划级。
(3)风险概率评价法。
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提出风险概率评价法,该法应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对已发生的事故与实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模型,用一套概率统计的方法(主要是判断树和故障的方法)来评价各种可能的事故概率与大小,使核电站的安全分析定量化和系统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外开发的危险评价方法都各有侧重,针对特定的评价对象,适合在一定的专业范围内使用。但这些方法存在如下共同缺陷:①仅能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对某些行业的特定对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危险分级,因而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尚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普遍需要;②多数方法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而这些数据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难以获得;③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同时需要借助电子计算机等手段方能进行。
2.的危险评价方法。
从80年代初,开始从事危险评价的研究工作。如原机械委、化工部劳动保护科研所、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广东省劳动保护科研所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都开展了危险分级和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工作。其中应用广的方法是安全检查表评价法,其次还有系统综合评价法、模糊评价法和安全等级系数法等。
(1)安全检查表评价法。
安全检查表评价法主要是对安全管理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将安全管理内容分为领导安全态度、管理业务、安全教育、作业现场、安全技术等方面。然后将每一方面细分为具体的项目,并规定其检查标准,对应每一个项目标准,给出等级分数。制成统一的安全检查考核评比表,使用该表进行安全评比时,只需按照表中项目和要求,对实际情况进行打分,后综合得分就可对企业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
安全系统综合评价法 安全系统综合评价,属多层次、多因素、多目标的复杂系统,为评价这样一个复杂系统的安全状况,采用定量的科学分析方法--系统工程,正是处理这一复杂系统的有效方法。安全系统综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作阶段:
①确定评价目标结构。根据安全系统综合评价任务,明确评价内容和目标,根据内容和目标进行大量调查研究,汇集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分析,确定评价目标结构;
②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目标结构中各因素进行量化,即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评价标准的规定、评价指标的定量、评价因素的权重分配以及评价等级的划分等内容;
③综合评价:应用系统工程中的评价决策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得出评价结果;
④提出研究报告,写出总结,为领导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安全系统动态模糊评价法
许多单位应用模糊数字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结合上钢十厂的情况,提出了安全系统动态评价模型。该模型认为影响系统安全状态的因素有人、物、环境、管理和人机工程等五个方面,而这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的下层影响因素分别为:
①人--性格素质、生理素质、生理节律、精神状态、历史情况;
②物--生产设备安全状况、能源结构、产品结构、工艺流程;
③环境--生产环境;
④管理--安全教育、安全生产网络、安全生产检查;
⑤人机工程--人机工程因素。
每一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又由一些小的原因来决定。例如,人的性格素质包含的下一层因素就有扩散型、提前型、滞后型、集中型、分裂质型。又如生产环境因素,可包括温度、湿度、照明、噪声、通风、工作空间和疲劳等。通过这样将安全系统的影响因素一层一层地分析下去,将各种因素进行归类,就形成了多层次的体系结构。然后对底层的评价因子进行了量化。
评价因素的量化有两种情况:①直接定量;②间接定量。量化完成后,对各子系统进行模糊变换。通过对子系统间的不断地模糊变换,后可得到对整个总系统的安全评价。
(3)安全等级系数法
该法认为,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应从它的安全工作情况和工伤事故情况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安全工作情况由企业领导对安全态度、安全部门的工作效能,以及人 — 机 — 环境等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工伤事故情况是指影响工伤事故发生因素,如企业内各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物的因素以及管理的因素等都影响企业工伤事故的发生。
将企业领导的安全态度、安全部门的工作效能,人 — 机 — 环境条件、年度工伤事故情况,各分成若干等级,然后根据一定的计算公式给定一些系数,对企业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这就叫做安全等级系数法。
由上述可以看出,开发的危险评价方法主要是基于总结过去的经验,在半定量的基础上,采用评分和系数的方法,对生产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数理评价或综合评价。这些方法可定性或半定量评价一个企业的过去危险状况,但对企业当前和未来的危险情况作系统定量的分析和评价,尚不理想,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