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给览网 » 公司 » 北京精科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材料电学性能测试仪
- 压电材料测试仪
- 介电测试仪
- 压电材料电阻率综合测试仪
- 材料分析仪
- 石英玻璃密封管
- 压电极化装置
- 梯温析晶测定仪
- 热电材料测试
- 高温铁电材料测试仪
- 铁电材料综合测试仪
- 热敏电阻材料
- 高温介电测试仪
- 高低温介电测量仪
- d33测量仪
- 准静态d33测量仪
- 材料电磁性能测试
- 材料阻抗分析仪
- 高低温压电d33测量系统
- 热释电系数高温测试系统
- 高温气敏材料测量系统
- 高温热敏电阻材料参数测量分析系统
- 电介质充放电测试系统
- 高温超导材料交流磁化率测量仪
- 居里点温度测试仪
- 变温光谱测试系统
- 电卡效应测试仪
- 压电放大器
- 铁电测试仪
- D33测试仪
- 材料制样设备
- 电陶瓷压片机
- 可计量型蠕动泵蒸汽发生器
- 压电高压极化装置
- 真空封管机
- 热压机
- 真空手套箱
- 实验型喷雾干燥机
- 球磨机
- 智能型管式梯温炉
- 多模具型热压机
- 压电陶瓷高低温试验箱
- 快速退火炉
- 原位高温成像烧结试验仪
- 开炼机
- 淬火炉
- 质量控制检测仪
- 垂直度检测仪
- 水平示值检定仪
- 水平零位检定器
- 数显指示表检定仪
- 全自动指示表检定仪
- 冲床生产远程自动统计系统
- 位移传感器自动校准装置
- 冲床生产远程自动统计系统
- 非接触式静电电压表校准装置
- 小角度仪
- 数控指示表检定仪
- 电陶瓷压片机
- 材料电磁学性能测试仪
- 微波介质材料电磁特性
- 电梯加速度测试仪
- 扶梯安全测试仪
- 咪表检定装置
- 太阳能电池测试仪
- 四探针测试仪
- 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系统
- 材料磁致伸缩测量仪
- 微扰法复介电常数测试系统
- 材料样品高低温冷热台
- 毛细管样品冷热台
- 地质流体包裹体冷热台
- 轮廓仪
- 粗糙度仪
- 凸轮轴测量仪
- 高阻检定装置
- 数字式高阻检定装置
- 压力容器声发射仪
- 位移激光测微仪
- 氧化锌避雷器测试仪校准装置
- 非金属熔接焊机检测校准装置
- 多功能二维材料转移平台
- 高低温冷热台
- 材料热学性能测试仪
- 材料热导率系数测试仪
- 界面材料热阻及热传导系数量测装置
- 全温区定位高温梯度炉
- 材料高低温热膨胀测试系统
- 材料高温比热容测试仪
- 全自动材料高温比热容测试仪
- 热分析仪
- 激光导热测试仪
- 材料电化学实验设备
- 电化学腐蚀摩擦磨损试验仪
- 材料表面性能综合试验仪
- 新能源锂空气电池测试箱
- 皮安电流表
- 金属丝材导电率综合测试仪
- 变温焦耳热闪蒸系统
- 美国吉时利精密源表
- 材料高温电学测试仪
- 导电材料高温电阻率测试仪
- 形状记忆合金特性测试系统
- 高低温方阻测试系统
- 高温介电温谱仪
- 高温熔融电导率测试装置
- 玻璃熔体电阻率试验仪
- 高温绝缘电阻仪
- 高温绝缘材料电阻测试仪
- 高温铁电测试仪
- 高温压电D33测试系统
- 自动化实验设备
- 氧化诱导实验制样机
- 台式颗粒制样机
- 电熔拉伸剥离试样制样机
- 薄膜50点自动耐电压强度测试仪
- 薄膜电弱点测试仪
- 复合材料超低温拉伸性能测试仪
- 管道防腐层阴极剥离试验机
- 柔性材料测试设备
- 丝网印刷机
- 柔性材料及器件测试系统
- 薄膜材料
- 电池材料
- 薄膜电阻综合测试测试仪
- 绝缘及抗静电材料电阻率仪
- 薄膜双向拉伸仪
- 光学测试测试系统
- 进口设备
- 高频电刀校准装置
- 铁电测试仪
- 航空航天测试仪
- 饱和磁性分析仪
- 摩擦纳米发电机测试系统
- 电输运性质测量系统
- 半导体材料设备
- 微流控芯片真空热压机
- 探针台
- 半导体C-V特性分析仪
- 新能源和储能
- 固态电池压力绝缘模具套装
- 焦耳热测试仪
- 脉冲电闪蒸反应器
- 超快高温炉
- 新能源线束高压测试系统
- 新能源电池测试
- 教学仪器
- 淬冷法相平衡实验仪
- 固相反应实验仪
- 传感器
- 碳材料测试仪
- 材料高温力学测试系统
- 材料高低温洛氏硬度计
- 先进材料测试仪器
- 击穿及耐压测试仪
- 无损检测仪
- 静电计
- 磁性测试
- 绝缘材料测试
公司名称:北京精科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谢经理
电话:010-60414386
手机:18210063398
传真:010-60414386
邮件:2822343332@qq.com
地址:北京顺义北小营
“你在或不在,我就在这里”——科学家巧设实验诠释量子力学波函数真实存在
发布时间:2018-02-24浏览次数:1142返回列表
“你在或不在,我就在这里”——科学家巧设实验诠释量子力学波函数真实存在
“你在或不在,我就在这里”——科学家巧设实验诠释量子力学波函数真实存在
新华社记者余晓洁
量子力学是与相对论比肩的20世纪伟大的科学发现,催生了诸如激光、半导体、核能等高新技术。
尽管量子力学深刻变革着人类生活,但用于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波函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至今悬而未决。哥本哈根概率波理论、德布罗意导航波理论、多理论……物理学家们提出各种假设和诠释,却未达成共识。作为主流量子力学解释的哥本哈根学派认为波函数只是数学描述。
近,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提出“波函数是微观物体的真实存在”的全新观点,创造性地设计了“相遇延迟选择实验”,并领导团队成功完成实验。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科学》上。
“我认为微观物体的波函数就是它的存在形式,弥散在空间中,具有振幅和相位,测量时波函数塌缩速度无穷大,平时以小于或等于光速的速度传播。分开的波函数合到一起时,由相位引起的波函数干涉相长和相消使得微观物体表现出波动性。”龙桂鲁说。
波函数的真实存在可以用“相遇延迟选择实验”来说明。22日,清华大学理科楼一间装满物理学专业书籍和《左传》《资治通鉴》国学经典的办公室里,龙桂鲁这样介绍这个有趣的实验——
长方形马赫曾德干涉仪里,左下角有半透半反分束器,左上角、右下角分别有全反射镜,右上角根据需要放置或者不放置第二个分束器,右上角的右侧和上边各放一个单光子探测器。路径1在左下角分束器反射,沿着左边,在左上角反射到右上角;路径2透过左下角分束器,沿底边经右下角反射到达右上角。在干涉实验中,不管第二分束器在还是不在,单光子总是同时在两个路径上通过。“相遇延迟选择实验”让这两条路上的波函数相遇后再决定是否插入第二个分束器,结果支持了这种实在解释。
“波函数经过个分束器后分成了两部分,像一条大贪吃蛇变成两条小贪吃蛇一样,分别从路径1和路径2通过。如果没有第二个分束器,则它们相遇时‘不理不睬’,各自到达两个探测器,各有一半的概率被探测到。当它们在右上角相遇,一半已经通过干涉仪时插入分束器,将两束波函数‘齐腰截断’,此时插入前已经通过的那部分波函数依然‘不理不睬’,各自到达两个探测器。但余下的波函数在分束器中发生了干涉并‘不舍不弃’,全部到达右边探测器。如果多次重复实验,两个探测器探测到光子的个数分别是总数的1/4和3/4。”龙桂鲁说。
评价,龙桂鲁对波函数认识的突破在于提出了一种实在诠释——波函数就是微观物体的存在方式,打破了“微观粒子只是个小硬球”的传统认识,颠覆了约翰·惠勒提出的“延迟选择实验”的结果,避免了在微观中违背因果规律。
“延迟选择实验”是爱因斯坦的同事约翰·惠勒在1979年在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的讨论会上提出的。实验中,惠勒让单光子先通过左下角的分束器后,再决定是否放入第二个分束器,一旦单光子选择了走一条道路,即使第二个分束器在,也不会发生干涉。实验情况是,不管后来决定还是之前决定是否放置第二个分束器,结果完全一样:放入则光子选择同时走两条道路,不放入则光子选择只走一条道路。单光子就像有预知的精灵,会根据第二个分束器是否存在来选择所走的道路是一条还是两条!惠勒认为,后发生的是否放入第二个分束器的事件影响了先发生的单光子选择路线的事件,微观不再遵守因果规律了!
“我们的观点是,不管你(第二个分束器)在,还是不在,我波函数就在这里——同时在两条路径上。”龙桂鲁说。
量子理论的诞生已有一个世纪,量子依然“迷雾重重”。正如尼尔斯·玻尔所言:谁要是次听到量子理论而没有感到震撼,那他一定没听懂。
“我们的诠释用简单易懂的图像理解神秘的量子效应,如量子隧道效应、双狭缝干涉实验、量子纠缠、非局域性和波粒二象性等。”龙桂鲁说。
龙桂鲁团队长期从事量子信息研究,曾凭量子通信和量子算法的物理基础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