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给览网 » 公司 » 北京精科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材料电学性能测试仪
- 压电材料测试仪
- 介电测试仪
- 压电材料电阻率综合测试仪
- 材料分析仪
- 石英玻璃密封管
- 压电极化装置
- 梯温析晶测定仪
- 热电材料测试
- 高温铁电材料测试仪
- 铁电材料综合测试仪
- 热敏电阻材料
- 高温介电测试仪
- 高低温介电测量仪
- d33测量仪
- 准静态d33测量仪
- 材料电磁性能测试
- 材料阻抗分析仪
- 高低温压电d33测量系统
- 热释电系数高温测试系统
- 高温气敏材料测量系统
- 高温热敏电阻材料参数测量分析系统
- 电介质充放电测试系统
- 高温超导材料交流磁化率测量仪
- 居里点温度测试仪
- 变温光谱测试系统
- 电卡效应测试仪
- 压电放大器
- 铁电测试仪
- D33测试仪
- 材料制样设备
- 电陶瓷压片机
- 可计量型蠕动泵蒸汽发生器
- 压电高压极化装置
- 真空封管机
- 热压机
- 真空手套箱
- 实验型喷雾干燥机
- 球磨机
- 智能型管式梯温炉
- 多模具型热压机
- 压电陶瓷高低温试验箱
- 快速退火炉
- 原位高温成像烧结试验仪
- 开炼机
- 淬火炉
- 质量控制检测仪
- 垂直度检测仪
- 水平示值检定仪
- 水平零位检定器
- 数显指示表检定仪
- 全自动指示表检定仪
- 冲床生产远程自动统计系统
- 位移传感器自动校准装置
- 冲床生产远程自动统计系统
- 非接触式静电电压表校准装置
- 小角度仪
- 数控指示表检定仪
- 电陶瓷压片机
- 材料电磁学性能测试仪
- 微波介质材料电磁特性
- 电梯加速度测试仪
- 扶梯安全测试仪
- 咪表检定装置
- 太阳能电池测试仪
- 四探针测试仪
- 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系统
- 材料磁致伸缩测量仪
- 微扰法复介电常数测试系统
- 材料样品高低温冷热台
- 毛细管样品冷热台
- 地质流体包裹体冷热台
- 轮廓仪
- 粗糙度仪
- 凸轮轴测量仪
- 高阻检定装置
- 数字式高阻检定装置
- 压力容器声发射仪
- 位移激光测微仪
- 氧化锌避雷器测试仪校准装置
- 非金属熔接焊机检测校准装置
- 多功能二维材料转移平台
- 高低温冷热台
- 材料热学性能测试仪
- 材料热导率系数测试仪
- 界面材料热阻及热传导系数量测装置
- 全温区定位高温梯度炉
- 材料高低温热膨胀测试系统
- 材料高温比热容测试仪
- 全自动材料高温比热容测试仪
- 热分析仪
- 激光导热测试仪
- 材料电化学实验设备
- 电化学腐蚀摩擦磨损试验仪
- 材料表面性能综合试验仪
- 新能源锂空气电池测试箱
- 皮安电流表
- 金属丝材导电率综合测试仪
- 变温焦耳热闪蒸系统
- 美国吉时利精密源表
- 材料高温电学测试仪
- 导电材料高温电阻率测试仪
- 形状记忆合金特性测试系统
- 高低温方阻测试系统
- 高温介电温谱仪
- 高温熔融电导率测试装置
- 玻璃熔体电阻率试验仪
- 高温绝缘电阻仪
- 高温绝缘材料电阻测试仪
- 高温铁电测试仪
- 高温压电D33测试系统
- 自动化实验设备
- 氧化诱导实验制样机
- 台式颗粒制样机
- 电熔拉伸剥离试样制样机
- 薄膜50点自动耐电压强度测试仪
- 薄膜电弱点测试仪
- 复合材料超低温拉伸性能测试仪
- 管道防腐层阴极剥离试验机
- 柔性材料测试设备
- 丝网印刷机
- 柔性材料及器件测试系统
- 薄膜材料
- 电池材料
- 薄膜电阻综合测试测试仪
- 绝缘及抗静电材料电阻率仪
- 薄膜双向拉伸仪
- 光学测试测试系统
- 进口设备
- 高频电刀校准装置
- 铁电测试仪
- 航空航天测试仪
- 饱和磁性分析仪
- 摩擦纳米发电机测试系统
- 电输运性质测量系统
- 半导体材料设备
- 微流控芯片真空热压机
- 探针台
- 半导体C-V特性分析仪
- 新能源和储能
- 固态电池压力绝缘模具套装
- 焦耳热测试仪
- 脉冲电闪蒸反应器
- 超快高温炉
- 新能源线束高压测试系统
- 新能源电池测试
- 教学仪器
- 淬冷法相平衡实验仪
- 固相反应实验仪
- 传感器
- 碳材料测试仪
- 材料高温力学测试系统
- 材料高低温洛氏硬度计
- 先进材料测试仪器
- 击穿及耐压测试仪
- 无损检测仪
- 静电计
- 磁性测试
- 绝缘材料测试
公司名称:北京精科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谢经理
电话:010-60414386
手机:18210063398
传真:010-60414386
邮件:2822343332@qq.com
地址:北京顺义北小营
重磅!个来自双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被探测到!-材料电学性能仪ZJ-6型压电综合测试仪
发布时间:2017-10-19浏览次数:1801返回列表
重磅!个来自双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被探测到!-材料电学性能仪ZJ-6型压电综合测试仪
2017年10月16日,科学家宣布次直接探测到了由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时空涟漪——引力波及其伴随的电磁信号。这次发现是由位于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位于欧洲的室女座干涉仪(Virgo)引力波探测器,以及其他70个地面及空间望远镜共同完成的。这标志着人类历次使用引力波天文台和其他望远镜同时观测到了同一个天体物理事件。
本次发现的重点摘要:
有史以来,人类次同时观测到来自同一个天文事件的引力波与电磁波。
次发现双中子星引力波
人类次看到引力波体的电磁信号
这个被命名为GW170817的引力波信号于2017年8月17日晚上8时41分(北京时间)被观测到。这一事件发生在LIGO-Virgo次联合探测到双黑洞并合之后仅仅三天。这次观测由两个相同的LIGO探测器完成,它们一个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汉福德,另一个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顿。由位于意大利比萨附近的Virgo探测器提供的信息可以提升引力波事件的空间定位能力。
图1: 这些图显示了GW170817信号在每个LIGO和Virgo探测器中的频谱。水平轴是时间,竖直轴是频率。信号从左侧靠低处开始,提升至右侧的陡峭曲线。
“双中子星并合”
被认为是引力波观测的要目标
这一次的引力波由长蛇座中星系NGC 4993的两颗中子星并合所致,中子星是目前已知的小、致密的恒星,是大质量恒星在演化的后阶段经过超新星爆发形成的。双中子星系统可以通过万有引力作用相互吸引和旋进,并发出引力波。在终并合前的100秒以内发出的引力波信号正好位于激光干涉仪的灵敏频段内,因此有机会被观测到。同时,中子星并合以后还会发出短伽玛射线暴,该信号在引力波到达地球2秒钟之后也被观测到。
图2:长蛇座的NGC 4993星系(模糊的亮点)
图3:艺术家关于两个并合中的中子星的想象。窄束代表着伽玛暴,而扭曲的时空网格标志着由并合产生的各向同性的引力波。旋转的物质团块是从并合的双星中抛射出的物质,可能导致了较低能量的电磁信号源。(来源:科学基金会/LIGO/索诺马州立大学/A. Simonnet。)
双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信号一直是引力波天文学家们所期望的。中子星的想法初是在80多年前的1934年提出的,经过33年之后,才次被观测到。1967年,天蝎座X-1的X射线辐射被证实来自一个中子星,而在同一年,个射电脉冲星被发现,从那时起,一些双中子星系统也陆续被发现。双中子星为广义相对论提供了强的观测检验,也成为支持引力波存在的个坚定证据,随着中子星在中越来越常见,在LIGO发展的早期,双中子星并合被认为是引力波观测的要目标。
图4:显示由LIGO和Virgo推定的GW170817位置。两个椭圆(蓝色和绿色)分别显示了两种不同LIGO分析代码得出的定位。十字符号显示了天蛇座中NGC 4993星系的位置。右侧底部的图显示了科学家通过分析引力波估算出的到源的距离。
之前LIGO和Virgo探测到4次来自双黑洞的引力波信号,在LIGO探测器的敏感频段内只能持续不到一秒的时间,然而,在8月17日探测到的这个信号持续了100秒,并且扫过了LIGO的整个灵敏频段——这个频段与一个普通乐器能产生的声波频段几乎相同。数据表明这是两个距离地球1.3亿光年的天体相互旋进而产生的信号,质量也没有双黑洞大,相反,这两个相互旋进的天体的质量估计为1.1~1.6倍太阳质量,恰好是中子星的质量范围。
人类次看到引力波体的电磁信号
这次的发现打开了等待已久的多信使天文学的新窗口,就在 GW170817引力波信号到达之后不到两秒的时间内,NASA的费米卫星就探测到了一个伽玛射线暴,命名为GRB170817A。随即,全各地的望远镜都开始了忙碌的观测。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内,天文学家在光谱不同波段上都投入了观测设备,这些观测都验证了这一假设:NGC4993中的两个中子星并合,同时产生了引力波、短伽玛暴和千新星。在2015年以前,引力波的观测是缺席的;2015年到不久前,探测到的引力波事件都是双黑洞并合,没有令人信服的电磁波对应物被探测到,这次的引力波探测次实现了引力波与电磁波各波段的联合观测。
图5: 引力波、伽马射线和可见光的位置。左边的小格子展示了90%置信区间投影区域,分别来自LIGO(浅绿色),LIGO-Virgo(深绿色),来自费米与INTEGRAL时间延迟得到的三角定位(浅蓝色),费米GBM(深蓝色)。放大图展示了宿主星系NGC4993的位置,包括了来自并合后10.9小时的Swope光学发现图片(右上方)与在并合20.5天前的图片(右下方)。
有史以来,人类次同时观测到来自同一个天文事件的引力波与电磁波,两者的协同观测,展示了联合引力波、电磁波和中微子的不同研究团队之间合作的重要性,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与时域天文学的新时代就此开启。